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11月份,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军研究员、复旦大学物理系田传山研究员、菊园新区实验小学李轩老师、上海硅酸盐所苏良碧研究员等嘉宾受邀作客“尚光学术沙龙”,并做了精彩报告。
11月6日,在第42期沙龙中,刘军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利用四波混频原理获得新颖多色飞秒激光输出、利用自衍射效应提升飞秒激光对比度技术、基于SRSI方法的新型飞秒脉冲测量技术及光学显微成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利用四波混频原理产生的多色激光的波长调谐特性、输出光束能量、激光转换效率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对比度提升和单发测量方法的工作,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11月13日,复旦大学物理系田传山研究员应邀作客第43期“尚光学术沙龙”,作了题为“通过具有更好表面分辨率和频光谱揭开界面(表面)微观结构”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田传山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和频光谱(SFS)在表面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在通过测量电四极体(electric-quadrupole bulk)光谱推导非极性介质表面光谱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技术突破。在报告结束后,田传山研究员和与会人员围绕相关技术和应用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11月20日,第44期“尚光学术沙龙”中,菊园新区实验小学李轩老师带来了“聆听经典——歌剧选段与艺术歌曲”的古典音乐专题欣赏。李轩老师通过播放经典古典音乐选段展示了古典音乐的特点和流派,给大家介绍了古典音乐不同时期、不同代表人物及其经典作品,并与我所爱好古典音乐的青年朋友合作演唱。
11月27日,第45期“尚光学术沙龙”中,上海硅酸盐所苏良碧研究员作了题为“传统激光晶体材料的新机遇”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人工晶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随后瞄准超强超短激光发展前沿,重点介绍了国际上稀土离子掺杂碱土氟化物激光晶体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在全二极管泵浦、重频超强超短激光领域的应用;最后,报告还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所青促会、所团委供稿)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