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6月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以及本所的多位嘉宾出席了“尚光学术沙龙”并分享给大家精彩的报告。
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员在第25期 “尚光学术沙龙”作了题为“飞秒激光直写光量子集成芯片”的学术报告。在本次报告中,他介绍了光量子信息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量子通讯、量子计算和光子集成芯片上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等。金贤敏研究员的报告不仅面向量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前沿,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听众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在会后就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与金贤敏展开了深入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员在“尚光学术沙龙”
6月12日,本所胡企铨研究员在第26期“尚光学术沙龙”讲述了“关于两弹一星与激光技术的故事”。胡企铨研究员首先回顾了激光的发现以及中国激光的发展之路,介绍了上海光机所为中国激光的发展做出的一些重要贡献;随后,他介绍了在重要工程的牵引下,上海光机所科研人员如何以国家需求为使命,在艰苦的年代自力更生的开展高功率、高能量激光及其应用研究,建立了配套激光研究技术支撑体系,取得了国际上同时代的卓越成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激光科学和工程人才。最后,胡企铨研究员还分析了激光在众多重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本次报告,大家对上海光机所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胡企铨研究员在“尚光学术沙龙”
6月19日,第27期“尚光学术沙龙”邀请重庆大学唐文新教授作了题为“Developing time resolved spin polarized LEEM”的精彩报告。 唐文新教授长期从事以低能电子散射和成像技术为手段的表面动力学研究,在低维结构人工合成、低维磁动力学、量子结构生长动力学方面做出多项贡献。本次学术活动中,唐文新教授的报告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自主设计、新型的超快高分辨自旋极化低能电子显微镜(TR-AC-SPLEEM)的原理、技术挑战以及最新进展,该技术将用于探索和发现低维超快磁动力和量子结构的表面超快动力过程中的非平衡态物理化学现象。第二部分介绍了在磁性涡旋交换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过程有望通过TR-AC-SPLEEM进行实验验证。本期“尚光学术沙龙”吸引了众多职工和研究生的参与,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气氛十分浓厚活跃。
重庆大学唐文新教授在“尚光学术沙龙”
6月26日,第28期“尚光学术沙龙”中,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张海潮研究员受邀做了题为“量子传感和时空弯曲及扭曲”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原子干涉仪的优势及其应用。基于冷原干涉的量子陀螺仪是中科院量子光学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应用于下一代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除此之外,冷原子干涉仪在重力场和引力波测量,以及广义相对论验证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张海潮研究员的报告引起了所里多位职工和研究生的关注,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与张海潮研究员作了深入的讨论。(所青促会供稿)
张海潮研究员在“尚光学术沙龙”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