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5月5日至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Center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高级研究员Paul Condylis博士来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A Compact Multi-layer Atom Chip”的报告。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震主持了报告会,全所30余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原子芯片是冷原子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特别在原子干涉等精密测量方面具备小型化的优势。Paul Condylis博士介绍了他在量子技术中心进行的原子芯片工作。使用多层原子芯片设计,不仅能在芯片表面完成原子的激光冷却,还能实现芯片表面的原子传送带,将超冷原子传送到光纤针尖附近,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基元实现超冷原子的光偶极囚禁。他还发展了一种双光子探测技术,可以有效的将泵浦光和荧光区分开来,从而实现超冷原子的高分辨成像。量子光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Paul Condylis博士就该报告进行了踊跃的讨论。
报告后,Paul Condylis博士在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亮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实验室的原子频标和冷原子物理方面的部分实验室,并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实验室开展的原子芯片实验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随后,他还参观了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供稿)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